銅產量增加導致供給過剩格局將持續,價格難大
據相關媒體最新消息,據巴克萊和國際銅業研究組織的數據,明年銅過剩預計達2013年來的最高272000噸,智利國家銅業公司和自由港邁克墨倫銅金礦公司等企業定于明年增加供應。據彭博匯編22位分析師的預測中值,銅價明年或將最低跌至每噸6450美元,比上周收盤價下滑10%。
上述機構稱,蒙古、印尼、智利等地的銅礦開發或擴張提升了產量,之前銅價在過去10年飆升逾兩倍,吸引生產商提高產量,受到中國經濟產值過去10年增長近五倍激勵,銅供應在這期間有七年出現短缺。而正當礦業公司最終能趕上中國的需求速度時,中國經濟卻將出現近25年來的最小增長。
不過,權威機構分析師對此表示,從宏觀經濟層面看,PMI、失業率及其他指標均顯示歐美、中國經濟形勢在下半年好轉跡象較為明顯,2014年將是全球經濟的復蘇年。相關監測數據顯示,中國、美國銅需求仍呈現增長的態勢,此將給價格帶來支撐。
“當前,全球銅礦產出量增加并超過需求增速,銅供給過剩格局將持續3年以上,但此對價格的壓力是一種‘溫水煮青蛙’式的,很難導致價格出現劇烈大跌。” 雷連華說,銅礦供給的大幅增加在短期內并不等于精煉銅產量的大幅上漲,同時還需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采礦成本提高、礦品位下滑、粗煉產能不足、升水大幅上漲、庫存以及宏觀經濟形勢變化等。